首页 > 行业

上纽大举行202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校长童世骏勉励学子:终身以学习为乐并推广学习之乐 全球快资讯

来源:文汇网 2023-05-23 11:02:21

昨天,上海纽约大学举行202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这是上海纽约大学第七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来自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的397名上纽大和纽约大学海外学习项目毕业生相聚一堂,挥别校园,开启崭新篇章。

来自全国23个省份的223名中国毕业生,将获得上海纽约大学和纽约大学颁发的中美两张学位证书。


(资料图片)

资深外交官、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作为演讲嘉宾出席了本次毕业典礼。他于2013年至2021年担任中国驻美大使,是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任期最长的驻美大使。

他在演讲中回顾了自己的跨文化交流经历,并且阐述了世界公民应有的价值观。

“跨文化交流首先要学好学懂自己的文化,扎好根基,根深才能叶茂”。他鼓励上海纽约大学毕业生们以自信和开放的态度尊重、欣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学会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毕业典礼上,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为崔天凯授予“上海纽约大学校长荣誉奖章”,感谢他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童世骏校长向2023届毕业生表示祝贺。在他看来,在上海纽约大学的社群里,不仅是学生,教职员工和管理人员也在“共同学习”中相互启迪。

他说,“在上纽大提供的所有宝贵资源中,学生本人是最核心的。你们身上的无限潜力,让教授们的工作如此有意义,如此光荣”。

童世骏还鼓励学生毕业后终身以学习为乐,并通过在自己有幸服务的人群中推广学习之乐,来体现在上纽大学习的价值。

“上海纽约大学作为一个国际学习中心,上纽大毕业生作为全球层面学术过程的受益者和推动者”,他说,“其价值是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的。”

以下为他的演讲全文:

尊敬的来宾们,2023届毕业生们,家长们,同事们和所有为首届从上海纽约大学前滩新校园毕业的学生提供过支持的人们,以及在过去四年里,有幸称呼彼此为“同学”的各位:

下午好!毕业快乐!

你们可能在想,我为什么用了“同学”这个词,这个中文字面意思为“一同学习”的词。我脑海中似乎还找不到一个对应的英文单词能准确表达同样的意思。

上世纪初,北京大学传奇校长蔡元培邀请时年25岁的梁漱溟来北大教印度哲学。梁漱溟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中国哲学家之一。起初梁漱溟犹豫不决,蔡元培于是这样说服他,“你不要是当老师来教人,你当是来共同学习好了!”

当然,学习不同于教学。但在我看来,教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我敢肯定,在座的许多毕业生,都对过去四年中至少一次课堂展示,感到特别自豪。

学习也不同于研究,但做研究,却是另一个最好的学习方式。在座的你们都应该明了,一位典型的上纽大教授会敦促你们,学术问题的答案须经过自我的慎思和审辨求得,而非诉诸于维基百科或ChatGPT。

学习自然也不同于其他活动,比如设计一栋房子或者经营一门生意。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做一个实践者,当一名大学管理者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当你很想深刻理解哲学概念里的“合理”与“讲理”,很想知道“道德辩护”和“道德动机”有何区别,也经常思索“我应该做什么”和“我将要做什么”的时候。

我希望在上海纽约大学和你们一起学习,回答这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资源;第二,如何避免我们的优势变成劣势。

提到上海纽约大学的丰富资源,我们很容易想到学校线上和线下的学术资源,特别是我们美丽的新校园,配备了科学、体育和艺术等方面的先进设施。

毫无疑问,这些资源重要且宝贵。但是,在我看来,比这更重要的资源,是你们来到上海纽约大学时,身上散发的无限潜力。这种潜力,让指导你们的教授,与你共同学习的成人,感到工作如此有意义,如此光荣。

亲爱的2023届毕业生们,在你们即将告别本科生涯,离开校园的时刻,我恳请你们继续发挥潜力,为学校和我个人做好的事情。

相比于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我更关心的是,如何避免我们的优势变成劣势。

歌德说,“不懂外语的人,对自己的语言也一无所知”;卢梭言,“只见过一个民族的人不了解人类,他只了解与他一起生活过的人”;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若这些大家和圣贤论断成立,那么,在帮助年轻人成为扎根本国的全球公民上,作为中外合办大学的上纽大,优势几乎是无与伦比的——在这里,学生毕业时能说流利的英语和汉语;在这里,学生能和来自世界各国的“麒麟同学”共度四年时光。

但这种优势不会自动实现,如果缺少了上纽大家庭中每一个个体的努力,我们的优势就只是徒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实践意义。

例如,一名国际化大学的学生,甚至是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很容易以身份为理由,解释他为何对学校所在国家或当地社区知之甚少。同样的,作为一名国际化大学的学生,更不用说来自一个特定国家的本地学生,也很容易将这种身份作为不了解外部世界的借口。

理论上说,像上海纽约大学这样的中外合办大学,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祖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借用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的话,要帮助学生不能“只了解关于自己的几面”。

但正如我刚才所说,理论上的优势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优势。作为上海纽约大学的校长,如果说这几年我真的学到了什么,那就是尽我的所能,与同事们和同学们一起,把我们的理论优势转化为实践优势。

亲爱的2023届毕业生们,话到这里,我还有一个请求:我希望你们在走出校园后,也能如在校园时一般,对己对人竭尽所能地展示,在上海纽约大学学会的如何“双面”地了解任何问题——无论是《金银盾》故事里的金银“双面”,还是正日夜发展着,将来会影响世界上每一个人的重大国际问题的“双面”。

谈到人类的未来,我们怎么强调上海纽约大学作为国际学习中心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上海纽约大学毕业生作为国际化学习受益者和推动者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我想引用一位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话,一百多年前他在书中预测,“中国将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有另一种历史叙述,“历史表明,不同文明的碰撞往往会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希腊向埃及学习,罗马向希腊学习,阿拉伯向罗马帝国学习,中世纪欧洲向阿拉伯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向拜占庭学习。”罗素在这里谈论的学习,多多少少都偏向于单向度的学习。

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不同国家之间的学习不能只是单向的,它可以,而且应该是相互的、互惠的。关键是,像上海纽约大学推崇和实践的互惠学习中,没有零和游戏。

我要就此打住了。此时此刻,你们的经历和你们的成就才是今天的焦点。我真诚地祝愿大家,希望你们未来都能成为终身学习理念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以此不断证明你们在上海纽约大学学习的价值。

谢谢!

作者:李晨琰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姜澎

图片来源:校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中州期货:焦化利润尚可,双焦震荡运行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为你推荐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