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生风采 | 张力元:愿不惧风雨,飒沓流星
优秀毕业生风采
(资料图片)
愿不惧风雨,飒沓流星
——社会学系2023届硕士毕业生张力元
编者按
蝉鸣解夏语,山水又一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23届毕业生们也即将离开充满美好回忆的燕园,奔赴远方,逐梦星辰。值此毕业之际,特推出“优秀毕业生风采”栏目,向荣获“2023年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奖励的同学收集心声,让我们一同回顾这些过往的岁月,聆听ta们的故事。
张力元
三年燕园社会学时光,一言以蔽之,学到了我想学的专业,遇见了值得我铭记一生的老师和朋友们,我很幸福。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社会学,我会说:百无禁忌。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凡所见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盼皆可为社会学。
三年前我选择从哲学跨考到社会学专业,当时给出的理由是想要更接地气一些。如果说我从哲学中学到的是理论思维的建构和多个角度看问题的习惯,那么从社会学中学到的更多是深入生活中关心的任何现象,看到其中的人、事和关系。
感觉我们一直是在被推着长大的,每到一个需要选择的节点,便需要重新审视一次这几年过往中的自我与瞬息万变的世界,时刻质询着自己是谁,自己在做什么。这三年来我在于舒适圈中躺平和迎接新的挑战之间反复横跳,感谢社会学系老师们对我的包容和指导,让我能先后在课程中完成了有关技术应用的政治符号化、网络热词使用的影响因素、城市老旧小区的改造矛盾、技术院校的制度形式、数字人技术中的文化影响等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的研究,并跟随导师完成了民政部寻亲规划、残疾人社会组织活力研究等重大课题,让我这个社会学三年级“新生”,也算是正式入了门。
此外,我也用我的老胳膊老腿参与了一下校运会的田径项目,虽然初赛就被刷下来并且腿酸了两天,但也算是为我们院系报名积分尽了绵薄之力。我还硬着头皮抱着吉他参加了两次十佳歌手大赛,第一次是帮雨薇伴奏,第二次是弹唱,虽然还是初赛就被刷下来了,但是收到了我系好友们的热烈追捧和鲜花掌声,也算是为我自己在社会学系的青春时光留下了高光时刻。我也曾在我们系研会担任过宣传部部长,最大成就可能就是办成了一个小小的社会学系摄影展,希望能成为社会学系的传统项目。
写完毕业论文初稿之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将文档发送给了我的导师刘能老师,刘老只回了我四个字:“好的,力元。”不知为何,当时我的眼泪就掉了下来。刘老就像大海,静水流深、从容随和,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他永远笑眯眯的,但每次见到他,就感觉自己什么可能性都可以尝试,什么挑战都可以完成。
要说2023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我想是收获了许多的关心与爱,确证了我这个小小差序格局的涟漪中心,还有着向外链接的可能与勇气。
一期一会,首要珍惜,感谢每一个瞬间里与我相遇、予我帮助的人,感谢生我者、养我者、使我知之者、伴我成长者。感谢对我悉心指导的邱泽奇老师、王迪老师、郑恩莹老师,感谢给予我学业关怀与生活照顾的梁英师姐、赵璐师姐、玥馨师姐、云渊师姐、兵哲师兄,感谢我可爱的室友兼学习榜样谦谦、星星、思凝,感谢与我一起品尝人间烟火的朋友们,感谢田野中古道热肠、不吝赐教的同事们。
或许在充满倦怠与妥协的功绩社会中,我们仍然在寻求一种安顿自身的方法,或者换句话来说,我们仍然希望以“心”来安顿“身”,但这种安顿在现代社会中可能成为了更需要主观能动性的存在,人需要重新找回与他者连接、向世界敞开的勇气与动力,主动向外延伸与投射,再接收从他者与生活世界中反射回来的光,并在这冗杂的世界中厘清自己的光谱,在映照中塑造自身。三年前,我在签名栏写下一句话:“希望是一个先验命题。”彼时的我认为,虽有迷茫混沌,但只要自己愿意耗费心力,便可成为光亮的一隅。我很幸运来到了社会学系,遇见了无数的发光体,他们不遗余力地向外发散着温暖与希望,让时不时想要缩回躯壳的我再次努力探出头,去探索更多的意义与可能。
社会学学社会,社会学人学做人,相信社会学在我身上的烙印会伴随我一辈子,也希望从今往后,天南海北,山高水长,无论在哪,我们都能心有丘壑,足踏祥云,不惧风雨,飒沓流星。
文案 | 张力元
新媒体编辑 | 杨璐荣
审核 | 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