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来】崆峒山下的“耄耋侠侣”——论武功不知哪个高,待我心世间始终你好
在平凉市崆峒区
生活着一对耄耋“侠侣”
(资料图片)
看到他们,会让人想到“神仙眷侣”
他们的别样“夕阳红”
就是那令人羡慕的模样~
崆峒山下的耄耋“侠侣”
一腔热爱步履不停
今年88岁的岳起中和84岁的张炜英
这对耄耋老人练起武术来,英姿飒爽
老两口是当地两位普通退休干部
两人相识于校园
因同样爱好文艺和体育而心意相通
至今已相伴练习崆峒武术半个世纪
不少人亲切称他们是崆峒山下的“耄耋侠侣”
二老手脚灵活、步履矫健、耳聪目明
他们身着武服,束发而立
两人挥起拂尘和铜烟袋
几轮交手下来
“兵器”在半空中叮当作响
与少林、武当、峨眉、昆仑并称为
中国五大武术流派的崆峒武术发源于崆峒山
历史上,崆峒武术传人威名赫赫
如今崆峒武术的弟子们更是遍布海内外
“天下奇兵出崆峒”
崆峒武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奇兵器众多
拂尘、铜烟袋、铁扇
甚至毛笔杆都能成为武器
岳起中主要练习崆峒奇兵器
张炜英则专攻崆峒拳和道家拳
中心广场是当地武术爱好者的“演武场”
张奶奶好学,遇到自己不擅长的武术招式
总会虚心向人求教
老两口总是来得最早,回去得最晚
在集体练习结束后
他们还会你一招、我一式互相切磋
论起“武功”高低
相敬如宾的两位老人都很谦虚
实战武术本应招招攻击
但岳爷爷怕老伴受伤,改良了不少手法
多年习武,相较同龄人
二老的身子骨一直很硬朗
只要不是刮风下雨或外出比赛
老两口每天都会结伴在九点前去户外锻炼
还会时不时地较量一番
为了能日日习武不辍
老两口还改造了自己的家
在不方便外出时
他们在室内仍然可以一起舒展筋骨、练习套路
七十余载常相伴
同甘共苦风雨同舟
“侠侣”
一半是侠,另一半是侣
除了练就的一身武艺
更让人艳羡的是二老恩爱美满的婚姻
二老在家分工明确
岳爷爷承包家里的“体力活”
而张奶奶则承包了厨房
对于这对夫妻“练家子”来说
营养丰富的早餐是
每一天活动筋骨的“加油站”
二老至今已携手走过70多年风雨
婚后最开始的十多年时间里
因岳爷爷被调往其他县区工作
两人聚少离多
张奶奶独自承担起照顾一家老小的重担
最长的一次,他们分开了两年半
从党校调动到文工团
再从文工团调动到文化处
虽然工作地点一直变化
但自打23岁和武术结缘
岳爷爷一直没有放弃练武
还没退休,老两口就定好了未来的计划
强身健体,好好习武
但小孙女的出生
打乱了老两口的“布局”
到了2008年
老两口终于可以心无旁骛
专攻自己的武术爱好了
从那一年起,他们开始出省比赛
第一场大赛,就在江苏南京
从此以后
老人每年都要外出比试两三场
一次次的外出竞赛和登台亮相
二老将当时的照片和报道
按时间顺序整理
填满了两大本厚厚的相册
年轻时苦练武艺
退休后,他们走遍全国
参加过数十场武术赛事和交流活动
每逢各路高手登台亮相
这对鹤发童颜的老人总会成为现场的焦点
家中的玻璃柜里陈列着百余块奖牌
金光闪闪地铺满整柜
其中,张奶奶最珍惜的
是在香港獬豸杯国际武术比赛上获得的一枚金牌
他们还将自己的“武功”倾囊相授
教给愿意学习武术的年轻人
希望更多的人像他们一样
“也能体会到武术的乐趣和奥妙”
崆峒武术美名扬
白发侠侣传承忙
2014年
二老在平凉市文化馆开办了崆峒武术培训班
每周三次无偿授课
学员人数累计超过300人
张炜英翻看着手中的学员合影很自豪地说
“今年也在继续办
学员们也会出去比赛
出去宣传我们的崆峒武术!”
他们还为平凉市20个晨练点的数千名市民
提供武术指导
希望以此带动更多人参与这项运动
最近几年
他们还发起成立崆峒武术研究会
每年定期组织学术论坛
收集整理崆峒武术研究成果和拳谱孤本
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
作为崆峒武术推广的“代言人”
岳起中认为
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已历经千年
当下正在面临挑战和机遇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和体育锻炼
传统武术的发展或将迎来新的春天
希望在二老带动下
有更多人能够参与崆峒武术的传承
崆峒武术一定会成为平凉
乃至甘肃文化旅游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短评】
人生最美不过夕阳红。耄耋老人岳起中和张炜英退而不休、老有所为,岁月也无法磨平耄耋老人对生活的热爱 。
历经千帆,仍心存炽热。他们练习崆峒武术,不仅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而且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崆峒武术,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获得各种荣誉背后,是两位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努力,他们的意志力值得每一位年轻人去学习,也让我们懂得——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唯有坚持,才能惊艳时光。
END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据新华社、央视新闻、中新网、北青网、崆峒发布等综合整理
整合撰写:王裕霞
编辑:李丹
责任编辑:江文涛